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目前我国经济的特性:过剩
发布时间:2013-07-18 流量次数:0

近来,好多人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我国的经济什么时候可以好转起来。根据我国经济2012年上半年数据发布之后,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经济过剩时代。我国经济过剩已经进入高峰阶段,目前的经济形势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要严峻——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背后,“过剩”的时代已经来临。

  我国经济的全面过剩,本质上是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度的直接结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外部需求的打击使得中国被迫实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当年,中国救市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就像一支兴奋剂,注入本来就还处于亢奋中的周期型制造业,2009年至2011年,国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6.8%,27%和31.8%,并直接导致了全社会的产能过剩。

  其实,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市场需求下滑,产能过剩。我国与其他经济体,如欧洲、美国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出品市场受到极大冲击。也许这样的局面还会持续相长的时间。这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然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经历了2008年中央政府4万亿刺激政策后,今年以来,各地方政府又蠢蠢欲动,企图复制地方版的“4万亿”,甚至计划将投入增至10万亿。

  5月份以来,已有13个省市发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或稳增长措施,涉及金额累计已超过10万亿元,其中,广东、天津、山西、重庆、福建、贵州等省、市的投资计划均超万亿。这种经济冒进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些地方政府抱着“项目上了再说,有钱花了再说,没有钱想办法借了再说”的思想,至于是否有有能力负担根本就不去考虑。

  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尽管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但国家发改委仍然批准了两个钢铁投资项目:一是宝钢与广东省共同投资的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总投资696.8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二是武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同投资的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39.9亿元。

  造成这些盲目投资的结果,反映出中央财政有钱,而地方政府更有钱。现在缺乏的,大概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花钱,科学建设。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基本上没有什么硬约束,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存在投资的冲动,每当出现一个盈利较好的产品或产业,大家一哄而上,于是,很快就出现了产能过剩。

  过剩时代的特点就是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或者就是严重缺乏,企业开工率不足,或者就是停产,大量人员失业社会矛盾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加,如果再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更是不堪回首。解决产品过剩根本的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保障人民生活是第一要素、保障我国经济持久发展,坚持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观。

                  

Copyright © 2013-2014  版权所有:晋中市嘉太冶金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备案号:晋ICP备13004754号